更新时间:2022.03.18
征收或征用土地应给予的条件是:按照土地原用途进行补偿,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并安排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或征用的土地是耕地的,补偿费应当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土地使用权收回要求下列条件: 1.因公共利益需要确需使用土地; 2.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停止使用土地; 3.因司法部门没收所有财产收回土地;土地使用期限届满未续期; 4.土地核准报废; 5.土地使用期限届满未续期; 6.不按批准用途使用
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条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帐簿的;2.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3.虽设置账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确定转让收入或扣除项目金额的;4.符合土地增值税清算条件,企业未按照规定的期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条
征集条件:1.年龄条件,年满18至22周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可放宽到24周岁。2.文化条件,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以大学生为重点征集对象,优先批准高学历青年入伍,优先批准大学毕业生和理工类大学生入伍。3.身体条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四要件: (一)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三)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为国家对国有土地的管理制度; 3、主观上行为人具有行为的故意;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征收土地的行为。
条件: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且取得当地居住证3年以上的,可以在经常居住地应征。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应征,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出售的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项目,要转让的前提是必须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条件是:主体是特殊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