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0
没分割的财产不可以立遗嘱。不允许一方立遗嘱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只处理自己的财产,无权处置另一半的财产,即使处置了,也不能生效;夫妻结婚后至一方死亡或离婚前,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外,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规定有了遗嘱进行财产分割不需要申请,但是如果不是公证遗嘱的,首先应当确认遗嘱的效力。公民订立遗嘱可以采用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以及公证遗嘱的方式。
有了遗嘱可以申请财产分割。在遗产分割时,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如果是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口头遗嘱需要严格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才可生效。若成立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否则爷爷的遗产由其配偶和子女均分。
关于遗嘱未公证财产怎么分的问题只要遗嘱真实,并且符合法定条件就有法律效力。 遗嘱是公民生前处理自己所有的财产及其他事务,并在其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遗嘱不需要公证也能发生法律效力,公证只是加强了遗
一方立遗嘱处分了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可以的,夫妻一方只对处理自己的财产,对于另一半的财产是无权处置的,即使处置了,也是无法生效的。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
可以根据法定继承来分配遗产,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来继承。其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所以存在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时,那么就优先按照协议中的内容来分配遗产。而在法定继承中,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众所周知,经过公证后的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证后的遗嘱并不能更改。实际上,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0条的规定,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遗嘱,只要被继承人愿意,就能更改甚至是撤销。只是在法定的六种遗嘱类型中,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代书遗嘱不可以在事后才公证,因为遗嘱只有经过公证后才可以保证其真实合法性,也为立嘱人保障其在世之前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其财产处分,并且又可避免遗嘱人的家属与继承人发生纠纷、矛盾。 代书遗嘱进行公证后,就是公证遗嘱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代
被继承人没有设立遗嘱的,则其财产按照法定继承方式继承。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