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未成年人要怎样处理寻衅滋事

更新时间:2022.10.1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寻衅滋事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轻微或有积极悔过、赔偿受害人等能减轻刑罚的情况的可能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判处三年以下,则可适用缓刑的规定。受害人一方可在公诉阶段提起刑附民的赔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律师普法
  • 什么是寻衅滋事,寻衅滋事罪怎样处罚
    什么是寻衅滋事,寻衅滋事罪怎样处罚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7.26 482
  • 未成年发生了寻衅滋事怎么办
    未成年发生了寻衅滋事怎么办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

    2020.10.12 243
  • 寻衅滋事未成年有什么处罚标准
    寻衅滋事未成年有什么处罚标准

    如果未成年年满十六周岁的,应当在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的量刑范围内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予处罚,但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

    2020.07.19 350
专业问答
  • 未成年人构成寻衅滋事罪如何判决,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的处罚是什么

    未成年人构成寻衅滋事罪如何判决,关键还要看未成年人的年龄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量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

    2022-03-02 15,340
  • 什么是寻衅滋事罪,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处罚标准是怎

    这位家长你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

    2022-02-21 15,340
  • 如何判处未成年寻衅滋事罪

    未成年涉及寻衅滋事罪的是否能追究刑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该未成年人未满十六周岁的,虽然是主犯,但依法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2、如果已经满十六周岁的,则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在

    2023-06-28 15,340
  • 寻衅滋事未成年人要怎么办,会判什么处罚

    未成年人构成寻衅滋事罪如何判决,关键还要看未成年人的年龄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量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

    2022-03-30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寻衅滋事帮凶怎么处理 01:05
    寻衅滋事帮凶怎么处理

    寻衅滋事帮凶一般会定性为寻衅滋事罪,属于共同犯罪,但你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缓刑。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有下列寻

    1,348 2022.05.11
  • 寻衅滋事是什么处罚 00:55
    寻衅滋事是什么处罚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处犯罪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的,具有: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多次随意殴打他人三次及以上;持刀、枪、棍、棒等凶器随意殴打他人;随意殴打精神病

    1,877 2022.05.11
  •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01:35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龄达16周岁并且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2、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主要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

    1,170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未成年人要怎样处理寻衅滋事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