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经历过两次修改,这两次修改都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第一次是2001年的10月,为了满足加人世贸组织的基本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改;第二次是2010年2月,为了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专
三次。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著作权转让合同是可以约定使用著作权时间的,因为法律对此并没有禁止性的规定。法律规定,著作权转让是否附期限,根据双方的理解、谈判和需要进行约定。
著作权分别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作品完成之日。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的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著作权是作品完成之日开始享有。
著作权限制,是指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对某部作品享有充分权利的同时,在作品的利用方面对社会必须履行一些义务。著作权的限制的种类:1.合理使用;2.强制许可;3.法定许可三种方式。
著作权内容是指由著作权法所确认和保护的、由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权利。 (一)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与著作财产权相对应的人身权。民法中一般的人身权多以民事主体的生命存续为前提,每个人无差别地享有;
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仅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广义的著作权包括狭义的著作权内容,同时也包括著作邻接权,即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如艺
关于著作权归属的规定:一般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即著作权人。但是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其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著作权人。
著作权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但另有规定的除外。且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视为作者。
根据著作权主体和作品性质不同,其有效期限有所区别: (一)作品的作者为公民,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期以作者死亡后次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第50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届满。 (二)法人、非法人单位
文字、照片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作品,可见著作权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格权专属于作者,不可转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根据作品传播手段: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
代位权成立有以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