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5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主动或委托他人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构成自首。但此种情况下对自首的认定,不影响对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肇事逃逸重伤自首,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在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符合下列条件的,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虽然自首不一定可以免除处罚,但是一般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通常情况下,交警会根据事故各方的过错来认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逃逸的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
一、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逃逸后自首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
对酒驾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人是有可能会判刑的。行为人酒驾,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酒驾肇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肇事逃逸后自首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 虽然不能否定逃逸定性,但并不妨碍对自首情节的认定。法院根据其自首情节,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人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并且因此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成立交通肇事罪。对于肇事逃逸司法解释和刑法理论有不同观点,司法解释认为肇事逃逸要先成立交通肇事罪,定罪后逃逸的才是逃逸,如果前行为达不到
醉酒驾驶肇事逃逸的,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当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同时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对于肇事逃逸的,如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当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醉酒驾车肇事逃逸的处理按事故严重性来判定: 1、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逃逸的情形,依法
行为人醉驾网逃之后又自首的,也应当认定为逃逸,但对于自首行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机动车驾驶人醉驾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若是醉驾发生交通事故的,涉嫌犯交通肇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