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0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
交通肇事罪一般判缓刑的情形有: 1、交通事故案件的被告主观上是由于过失但犯罪过轻,较轻的人可以适用缓刑。由于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差,驾驶员有义务谨慎注意,驾驶技术好,仍可能发生事故; 2、肇事被告除罪过小,罪过少,还应有悔罪表现,肇事后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那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或不起诉,或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已过追诉时效的;3、经特赦免除刑罚的;4、告诉才处理的,没有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条件有以下几条: 1、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已经构成犯罪;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涉嫌交通事故下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18岁以下的人、孕妇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悔改;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居住
交通肇事者适用缓刑的情形如下: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
交通肇事逃逸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没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只有交通肇事罪。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情形有: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
交通肇事罪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有如下几点: 1、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要求检察机关免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并就经济赔偿或者已经达成协议的; 2、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有特殊关系; 3、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或者七十岁以上老年人; 4、犯罪嫌疑人在
交通肇事罪的情形具体如下: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罪会加重处罚的情况有: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2)因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指所保护的重大交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
对于交通肇事罪不起诉的规定有: 1、逮捕的交通肇事罪的犯罪行为人错误的,应当立即释放被错误逮捕的人,并作出不起诉决定; 2、犯罪嫌疑人事实上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不起诉; 3、犯罪情节比较轻微,并且向被害人赔偿道歉,真心悔过的,可以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