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隐瞒境外存款罪行为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2.12.0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主体要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和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依照国家规定应当申报而隐瞒不报,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 第三百九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律师普法
  • 哪些要素会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
    哪些要素会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

    以下要素会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和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依照国家规定应当申报而隐瞒不报,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由国家工作人员; 4、在主观上是故意。

    2020.06.19 124
  • 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的构成要件包括哪几个
    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的构成要件包括哪几个

    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和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行为。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2020.05.14 109
  • 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制度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 3、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020.08.28 149
专业问答
  • 什么是隐瞒境外存款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隐瞒境外存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对存放在境外的存款隐瞒不报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境外,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台湾地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应是在中华人民共

    2022-03-05 15,340
  • 行为明显隐瞒境外存款罪构成什么罪

    隐瞒境外存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对存放在境外的存款隐瞒不报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境外,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台湾地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

    2023-06-12 15,340
  • 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 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制度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

    2023-10-11 15,340
  • 隐瞒境外存款罪构成的因素是哪些,有哪些要件

    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犯隐瞒境外存款罪,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情节较轻”是指在境存款数额较

    2022-08-19 15,340
法律短视频
  • 猥亵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01:04
    猥亵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猥亵罪的构成条件是: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年龄须达到十六周岁; 2、主观要件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通常表现出刺激或者满足行为人或第二者的性欲的倾向,但对女性不包含强行奸淫的目

    12,031 2022.10.04
  •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 01:11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指个人或单位故意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污染或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触犯刑法并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它是1997年新刑法增设的一类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

    2,921 2022.05.11
  •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7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隐瞒境外存款罪行为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