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通常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后合同生效,否则合同无效。 此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合同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不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根据2021年实施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两类人员:1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 2、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辨认识别能力的成年人。有的自然人虽已年满18周岁,达到成年人的年龄,但因先天、疾病等原因,辨认识别能力不足,也不能正常预见自己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关于法定代理人的确定问题,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为进一步细化指定程序,本解释规定如下:第一,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
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限制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年龄或智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除此之外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或者经法定代理人许可后方可进行。但若要求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实施意见第68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法院认为不宜作为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未成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订立合同,但是其订立的合同不一定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分为三种情况: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的合同,该合同合法有效。例如签订赠与合同约定他人将财产无条件赠与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法律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