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判定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内容涉及违法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协议内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重婚; 2、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3、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即近亲结婚; 4、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有以下内容:1.以欺骗、威胁的方式签订的协议;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协议;3.以合法的手段来掩饰非法的目的的协议;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议;5.违反了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的协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签订的合同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
1.财产归子女之类的协议,财产一般都是归双方 2.约定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约定之类的协议 3.谁提离婚谁无财产之类的协议,这是对一方权益的侵害
出现以下情形时离婚协议依法无效: 1、离婚协议是受到欺诈胁迫而订立的; 2、离婚协议中侵犯了一方或者别人的权益; 3、离婚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第一种情况可以请求重新分割财产。
离婚协议如果有以下约定一般都是无效:1、离婚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再婚,违反了婚姻自由权的规定;2、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违反了生育权的规定;3、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这种行为实际上属于对孩子的赠与,需要走登记手续才受认可;4、限定再婚后所
认定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现行《民法典》中协议无效没有五种情形,只有四种情形,分别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意思表示。
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是: 1、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协议; 2、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协议无效;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违背公序良俗。
无效的离婚协议有: 1、财产归子女之类的协议 很多夫妻在作财产约定时,会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虽然做了此类财产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控着。即从法律上来看,赠与没有履行。当然,没有完
登记离婚手续完成后,离婚协议书生效,并不会因为经过了几年而失效。 夫妻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协议成立,成立并不代表离婚协议生效。 离婚协议书在离婚登记手续完成后,发生法律效力。在双方未完成离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离婚协议不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