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1、员工辞职: (1)试用期内的员工辞职,需书面提交辞职报告书给用人单位,办妥《离职报告表》,再予以结算工资2)正式员工辞职,则需书面提交辞职报告书给用人单位人事部审核批准,然后再办妥《离职报告表》,再予以结算工资。 2、转出人事关系: (
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试用期员工可按照下列流程来辞职: 1、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期限届满,与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 3、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将社保关系和档案及时转移。
辞退纠纷中员工无需进行举证,因为对于辞退的证据,需要由用人单位举证,也就是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员工存在可以被辞退的情形,否则视为无故辞退,需要依法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办法
职务侵占罪立案程序如下:受案阶段,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负责统一受理、管理举报线索。审查阶段,侦查部门对于举报中心移交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后,应当制作审查结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决定。立案阶段,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
职务侵占罪立案程序具体如下: 1、公安机关依法接受相关人员提供的职务侵占罪立案材料; 2、对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3、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处理; 4、审查结束后,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程序: 1、单位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开除公职。 2、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具体开除公职手续。 3、将被开除公职人员的档案及时转移到相关的劳动或人才市场。
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刑事案件,我国公安机关对此进行立案的程序一般会分为受案、审查和立案三个阶段。人民检察院对所接受的犯罪案件线索,应当及时移送举报中心;侦查部门对于举报中心移交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后,应当制作审查结论报告;若认为有职务侵占犯罪
1、公务员辞职和被辞退是不一样的。辞职是主动型行为,被辞退是被动型行为。 2、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提出,并经过任免机关批准,依法解除其与机关的职务关系,或者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辞去所担任的领导职务。前者称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
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
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