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根据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及人口发展情况确定的。但不是必须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
我国法定的男方结婚年龄为二十二周岁以上,女方结婚年龄为二十周岁以上。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如果男女双方有一方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婚的,会导致该婚姻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
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
登记结婚的年龄要求有以下内容: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但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自治区可以依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法定结婚年龄做变通规定。
男性法定婚龄是22岁,女性法定婚龄是20岁。未达法定婚龄,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的,应不予登记;若未达法定婚龄取得了婚姻登记的,为无效婚姻,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该婚姻无效。
在我国大陆地区,要求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才可以办理结婚登记的手续,因此大陆地区结婚登记的最低年龄为男生22周岁、女生20周岁。 在港台地区,法定年龄规定为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16周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双方或一方低于法定婚龄,不得结婚;达到或者高于法定婚龄后才允许结婚。这样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结婚,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这是我国规定的男女结婚年龄的起点线 (国家提倡晚婚,达到婚龄的适婚青年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地推迟自己的结婚时间。) 为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男女领结婚证年龄的规定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现行的法定结婚年龄为:女性二十周岁,男性二十二周岁。男女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会受理。即使当事人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成功办理了结婚登记
目前从我国各地现行的各种补充规定或者变通规则来看,关于少数民族结婚年龄, 各自治或者地方均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与此同时, 各自治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略有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在补充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