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行为即指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共同侵权行为包括: 1、教唆、威胁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行为; 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权行为; 3、团伙成员一方或多方实施的侵权行为; 4、其他属于共同侵权的违法行为。
名誉侵权行为的特征: 1、名誉侵权的被侵害人是特定的人。 2、名誉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 3、名誉侵权在客观方面具有明显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有过错。
(一)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二)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 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
侵害荣誉权和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此责任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以及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若是侵权人不赔偿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有侵犯名誉权行为的行为人,若其造成了精神损害的,则应当向受害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被侵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侵害名誉权行为主要包括诽谤行为和侮辱行为两种方式:诽谤是指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致使他人名誉减损的行为,包括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侮辱是指用语言或行为方式欺侮、羞辱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的行为。
公民的名誉权包括哪些内容。 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 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侮辱行为。 2、诽谤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4、评论严重不当。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侮辱行为。 2、诽谤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4、评论严重不当。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通过侵权行为的特征进行认定: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3、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