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1
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指的是: (一)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
抢劫罪的量刑情节包括: 1、触犯抢劫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行为人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金融机构以及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达到巨大标准等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无期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抢劫罪的加重情形包括: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
偷窃和抢劫的区别如下: 1、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盗窃罪的隐蔽性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抢夺罪的公然性是指行为人不计较行为时其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 2
抢劫罪减刑满足的条件有: 1、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抢劫罪的疑难问题如下: 1、抢劫对象是否包括财产性利益; 2、抢劫的手段是否暴力; 3、普通抢劫行为与转化型抢劫; 4、抢劫罪的共犯问题以及抢劫与绑架的区别等。
抢劫罪的规定有: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犯抢劫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
抢劫罪一般有以下加重情节: 1、行为人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2、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3、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4、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5、持枪抢劫等其他法定加重情节。
转化型抢劫的三种情形具体如下: 1、犯盗窃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2、犯诈骗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3、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
抢劫与抢夺有四个区别,分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 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抢劫罪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