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仲裁裁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单位补缴社保。 补缴社保一般是指当人们想要买房、落户、办理退休等需求时,发现社保累计缴纳时间没有达到享受相应待遇的要求,从而需要补缴之前没有交到月份的社保,以确保可
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而工伤和生育保险
(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如果劳动者没有向公司主张缴纳社保或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或者公司已经同意给补缴社保等情形的,立即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否则超过 1年申请仲裁期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不予受理了。
关于社保的劳动仲裁有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对于用人单位欠缴社保的纠纷,当事人能申请劳动调解,可以由单位的调解委员会来调解,也可以由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来调解;若调解不成的,则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期间需要申请赔偿的,可以在仲裁书内写明仲裁请求。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遇到劳动的问题可以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 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仲裁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三条规定: “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三)对方
申请劳动仲裁期间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依然要上班。如果劳动者不去上班的,按公司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公司可以单方面辞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