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非法行医是指不合法地从事医疗活动,具体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只要行为人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了其没有法定执业资格或许可的医疗行为即是非法行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标准为: (一)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二)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 (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内容: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2、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可以得到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非法行医致使就诊人身体健康损害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行医致使就诊人死亡的,应判处十年以上
非法行医罪(刑法第336条第1款),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区别有: 1、两者的主体不同,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不具备医生职业资格的人,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已经取得了医生职业资格的医务工作人员; 2、两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医疗事故罪的行为人所持的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而非法行医罪,
牙齿治疗医保是否能报销,需要根据牙齿治疗的类型来决定。具体如下: 1、牙科治疗可以报销:其中主要包括补牙,包括医保范围内的基本材料、治疗费、拔牙、治疗牙周病、牙龈炎等牙病发生的费用; 2、牙体整形不能报销:主要包括镶牙、烤瓷牙、洗牙、牙齿矫
行为人在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进行非法行医,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相关法律责任: 1、因非法行医,导致就诊的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性的功能障碍,或导致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的,或造成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