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工商行政处罚的期限是二年,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原则上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若是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工商行政处罚期限二年。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后若是直接起诉的原则上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若是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间是两年,即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没有被发现的,两年后即使发现,也不再追究。当然,如果违法行为已经被发现,只是没有找到违法行为人或者证据尚不确凿的,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可以追究。
工商行政处罚罚款不交不会坐牢,因为这并不会构成犯罪,只有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才会坐牢。但是逾期不交罚款的,会产生滞纳金。 如果是因为对于处罚决定不服而不交罚款的,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不执行也不会失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
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人的工商行政处罚一般在二年内是有效的。如果工商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现的,不能再予以行政处罚;如果行为给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危害后果的,则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能再予以行政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公示的信息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摘要;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书面告知行政处罚当事人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行政处罚当事人基本情况、违法行为类型、行政处罚内容、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日期。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及时、规范的原则,由曾经的选择性公示变为原则上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