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2
没有。刑事拘留属于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而案底是指犯罪记录,案底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刑事拘留不会留案底,不会有影响,但是如果确实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后,会有案底。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5、经当事人
交通肇事案件缓刑的适用应当考虑:缓刑针对轻罪,即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罚的交通肇事案件;犯罪分子应具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情节。
刑事案件立案管辖权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酌定不起诉的,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
刑事案件二审应当改判的情形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刑事案件二审可以改判的情形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在查清事实后可以改判。
刑事案件上诉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有可能判处死刑的,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或者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两个月。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
刑事案件法院审理期限需要依据具体案件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
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程序如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
刑事案件法院审理期限,一般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关于刑事案件上诉审理期限。按照刑诉法第196条规定,第二审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
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规定有: (1)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3)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