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9
离婚后如果符合请求损害赔偿条件的,并且在离婚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该请求的,是可以请求要求损害赔偿的。一方请求进行赔偿的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
协议离婚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离婚,只要对方存在法定过错情形,无过错的一方就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一年内提出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前提是夫妻双方离婚,这里的离婚不仅包括判决离婚,也包括协议离婚。协议离婚时,双方可就损害赔偿进行约定,无约定的,也并不表示放弃了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协议离婚生效后,无过错方仍可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离婚可以要求精神赔偿,但是需要符合法定条件。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
分情况。夫或妻一方主张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一)相对方具有严重过错行为; (二)请求方无过错; (三)相对方因该严重过错行为而导致夫妻离婚。
离婚后一般不能诉求损害赔偿,但是有例外情况。一般情况下因为一方的重大过错而离婚的,无过错方应当在离婚诉讼时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离婚后不能再要求离婚损害赔偿了,除非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一)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离婚的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
离婚后当事人不一定能请求损害赔偿。只要配偶没有在婚姻中出现过错,当事人就无索要赔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配偶在婚姻期间没有重婚行为、未与他人同居、未实施家庭暴力、未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没有对当事人造成精神损害,当事人就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反之
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请求损害赔偿。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话,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仍有权利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但是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明确表示放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应当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一年内提出损害赔偿
离婚时,如下情况下可以要求损害赔偿: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且前述情况还应当满足一方存在重大过错、另一方无过错、双方离婚等条件,才可以提出赔偿请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有以下这几个情况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一)实施家庭暴力的,构成家庭暴力的行为,有离婚精神赔偿。 (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构成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离婚精神赔偿。 (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的异性不以夫妻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