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8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没有依据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二)公正、公开、及时地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职权; (三)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政府规章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与发布,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二是权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力不同,地方性政府规章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省(市)范围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
1、警诫罚,如给予违法行为人批评、警告、通报等 2、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 3、行为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暂停或取消从业资格等 4、人身罚,如行政拘留等。
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人执行行政处罚的规定包括: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则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加处罚款;拍卖、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财物等方式来予以执行;如果行政机关没有执行权的,则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和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意义: 1、健全了我国法律责任制度。 2、完善了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廉政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行政处罚法有下列规定:行政处罚法的制定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依据是宪法;以及其含义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惩戒行为。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3、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
地方性法规能设定部分行政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处罚的方式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属于行政法规有权设定的行政处罚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企业超出经营范围轻则警告,重则吊销执照并罚款。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 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