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5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方法有: 1、门诊鉴定。 2、鉴定人外出鉴定。鉴定人到被鉴定人所在地,如监狱、拘留所等,对被鉴定人进行精神检查后,作出鉴定。 3、住院鉴定。
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如果是没有配偶和子女的,那么,父母无疑就是监护人了,如果连父母都没有的,那就只能是近亲属来作为监护人了。
精神残疾或精神障碍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对精神残疾人的劳动能力障碍等级鉴定须以专门鉴定机构的鉴结论为依据,劳动局不能直接作出精神残疾障碍鉴定。
司法鉴定程序:1、事主申请鉴定,理应在举证限期内提出;2、在申请鉴定时,要预缴鉴定费用,且提供相关材料;3、事主申请鉴定后需要经过法院同意,经由两方事主通过协商确认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中心、人员,若是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指定鉴定机构;4、事主
强制医疗,是指非自愿性强制治疗,是指国家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通过强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达到治愈疾病、防止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利益,具有强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的特点,一般包括性病、吸毒、精神障碍、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较为常见的是对精神病人的
配偶患精神病,如果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应当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具体程序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
离婚精神病鉴定需要的时间一般是30天。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精神病鉴定标准是: 1、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 2、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3、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 4、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
一般精神病人都是由精神病院或精神心理科根据求诊是的症状制订治疗计划,但如果涉及刑事案件,则需要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委托程序包括出具鉴定委托书和提供案情材料等步骤。
申请司法鉴定自然流产的程序是: 1、委托; 2、受理; 3、初次鉴定; 4、补充鉴定; 5、重新鉴定; 6、复核鉴定; 7、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8、出庭。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
精神病医学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是范围不同,司法精神鉴定是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鉴定的范围要大于司法精神鉴定的范围。鉴定目的不同,精神病医学鉴定是处于医疗纠纷等,司法鉴定是处理诉讼纠纷。
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 (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鉴定的启动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