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最高检刑事诉讼法规则的具体内容是: 1.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由检察人员承办,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2.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设置内部机构,在刑事诉讼中实行案件受理、立案侦查、侦查监督、公诉、控告、申诉、监所检察
刑事诉讼法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 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除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能够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的人可以担任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刑事诉讼法当事人申诉的理由是: 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
有下列构成要件:1.存在损害事实。2.肇事者存在过错。过错的形式可以是故意和过失,无论何种情况均能造成对他人的精神损害。3.肇事者存在违法行为。4.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凡是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近亲属所受的精神损害就是严重的精神损害,就属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凡是造成受害人残疾的,无论伤残等级如何,受害人所受的精神损害就是严重的精神损害,就属于“造成严重后果”
精神病人承担刑事责任需要区分情况如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患有精神病的人犯罪若行为人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的不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
刑事诉讼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范围是: 1、执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制作的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 2、在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时制作或调查收集证据材料; 3、律师或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制作或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 4、执法机关以非法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的其
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通常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的情况除外。有期徒刑的刑期依法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判决前内容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