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6
以下条件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只能出于直接故意; 3、客观要件: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4、客体要件:是证件,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证件。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是指秘密窃取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盗窃罪一般以盗窃的金额作为刑事立案及量刑的标准,一般盗窃1000元以上就可以刑事立案,但是各地具体标准有所差异。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必须要达到1000元以上才能立案。对于入室盗窃、扒窃、多次盗窃(三次以上)、携带凶器盗窃就不一定要求达到100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较大,或者有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的行为,就会构成盗窃罪,可以立案追诉,追究盗窃分子的刑事责任。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 1、数额较大: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 2、数额巨大: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3、
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成立盗窃罪。盗窃案立案标准,一般情况下是一千,特殊情况下五百也可以立案。2013年最高院、最高检关于盗窃罪的最新司法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公文、证件、印章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公文、证件
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法定条件是: 1、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3、侵害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4、客观上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具体构成要件为: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公文、证件、印章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公文、证件
中国对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证件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证件取走的行为,原则上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