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一般是六十日。如果当事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
行政复议期限一般是60日。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
行政拘留的期限: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内。行政拘留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行政申诉的期限,依据申诉的情形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期限是60日; (2)如果提起行政诉讼的,经复议后起诉期限是15日,直接起诉期限是6个月。 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对哪些情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立案 1、原
行政赔偿的期限是2年。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
对于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执行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限是处罚决定书中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申请执行处罚的时效期限是三个月,从当事人的复议申请期限或诉讼时效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般行政诉讼时效是6个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
诉讼当事人若向人民法院撤销了先前提出的强制执行申请,一般在两年内都是可以再次恢复执行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行政强制执行起诉期限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