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犯罪构成的构成条件包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观条件,即犯罪的行为、危险或者危害结果、因果关系;以及主观条件,即故意或过失的心态。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要求,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不包括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据此条法律可知,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不
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客观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必要条件,即任何犯罪都必须必备的条件,如危害行为。另一类是选择条件,即某些犯罪所必须必备的条件或者是对行为构成因素的特别要求。前者指危害结果,后者指包括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危害公民财产权、人身权利、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强迫卖淫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有: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人身权利和性不可侵犯的权利;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背他人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强迫他人卖淫; 3、主要要件是本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
盗窃罪分为以下几类: 1、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构成盗窃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应当以重罪处罚; 2、为了练习驾驶、娱乐等目的,多次偷车,丢失车辆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3、用投毒、爆炸方法偷鱼的犯罪性质问题。若为盗窃目的,毒死或炸死大量鱼类,
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犯罪客观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必要条件,即任何犯罪都必须必备的条件,如危害行为。另一类是选择条件,即某些犯罪所必须必备的
盗窃罪构成包括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寻衅滋事的客观要件,即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1.随意殴打他人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的。
可以构成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有: 1、发生侵权的行为,也就是有污染环境的行为; 2、侵权行为对被侵害人造成人身损害; 3、侵权行为和造成的损害有必然的联系; 4、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是有过错的。
民事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包括: 1、有侵权致害行为; 2、侵权致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致害行为可以是损害的唯一原因,也可以是原因之一; 3、侵权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4、产生了致害事实,损害事实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