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9
认定是还款还是受贿,需要根据以下几点判断: 1、看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及借款的去向; 2、是否有归还的事实以及归还的意思表示; 3、出借人是否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与其职务有关的利益要求; 4、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以及借款的方式等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认定: 1、本罪在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故意或过失地泄露国家重要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2、这种犯罪,一般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才可以成为泄露国家秘密罪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
渎职罪主体有以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罪有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临聘用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临聘人员指临时聘用人员。主要有国家或地方机关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通过与员工签订临时聘用合同形成劳动协议,但待遇一般不同于正式员工,即所谓同工不同酬现象。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
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判刑为: 1、犯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到7年有期徒刑; 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
假冒国家工作人员以假冒的身份进行炫耀、欺骗,关键在于“骗”,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从而获得非法利益,构成招摇撞骗罪,由公安机关立案追诉;如假冒国家工作人员威胁他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涉嫌构成敲诈勒索或者抢劫罪,由检察院受理侦查。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招摇撞骗罪。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招摇撞骗罪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罪名主要有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一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公职人员,其法律规定更为严格。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权
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 2、在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受贿故意; 3、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受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