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5
工伤诉讼流程: 1、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必须经过以下劳动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的;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庭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的。 2、属于行政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后再起诉,也可以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
一是申请鉴定主体不同。工伤鉴定申请主体是已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本人、近亲属、雇佣单位均可;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本人。 二是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同。工伤鉴定的前提是,工伤申请鉴定主体已经取得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职工工伤认定决
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 1、申请或职工一方依法向社保局或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 2、由上述部门依法受理并及时作出决定;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规定作出鉴定结论。
伤残鉴定和工伤鉴定的区别有:1、伤残鉴定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工伤鉴定只能由职工做的,其他人是不可能进行工伤鉴定的,因为工伤是劳动者所独有的,不是劳动者,就不能进行工伤鉴定,造成残疾的,只能进行伤残鉴定;2、伤残鉴定是由有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
工伤鉴定与伤残鉴定的区别在于标准不一样。工伤鉴定申请主体是已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本人、近亲属、雇佣单位均可,伤残鉴定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本人。伤残鉴定的前提是,申请者需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书,申请鉴定的依据、内容和需要提交的材
两者的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不同。工伤鉴定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委员会申请;而非工伤的伤残鉴定是向有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申请。工伤鉴定依据的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而非工伤的伤残鉴定依据
工伤认定是确认劳动者是否属于工伤,伤残鉴定则是认定工伤职工是否构成伤残。工伤认定的结果决定了劳动者是否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伤残鉴定则决定着工伤职工是否可以享受伤残待遇。时间上,工伤认定在前,伤残鉴定则是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
职业病的认定与工伤认定是类似的程序,可以参照工伤认定的程序,首先要进行申请,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用人单位和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均可申请。劳动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
依法提起工伤诉讼的程序: 1、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 2、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4、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5、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当出现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或者是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当事人提交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和两张两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 二、婚姻登记员讲明《民法典》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确认当事人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 三、当事人双方填写《
伤情鉴定流程包括委托、受理、初次鉴定、复核鉴定、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复核鉴定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复核鉴定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