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四个: 1、订立合同的主体合格; 2、意思表示真实; 3、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 4、内容合法,遵守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只要合同符合以上生效条件的,合同就会生效,所以,公证并不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
三年交房期房一般是不合适的,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比如,目前的资金还不够全款付房,此时需要分期付款,但是要支付的总费用是要高一些的,类似于在银行贷款一部分;在买期房的时候,需要注意房屋的支付协议、房屋的付款时间、以及房屋交付的时间,都应当在合同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借款合同可以起诉吗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就借款合同产生纠纷,当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作出相应的判决。因此,借款合同可以起诉,但是要受到民事诉讼法的具体限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
赠与合同产生的纠纷,是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的。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从本质上而言,因此产生的纠纷是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或自然人与法人之间因财产关系产生的纠纷。根据民
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犯法。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需额外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
首先在房地产交易之中,房屋买卖合同的公证并不是必须的。在房屋交易之中,多数的公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委托办理,二是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延期办理相关手续时。公证在房屋买卖交易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房屋买卖合同的公证流程第1步是需要由买卖双方准
合同未登记是否有效力,要根据是否符合生效要件来判断,合同有效的要件如下: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订立合同是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表示;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
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资格。每个人的的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年龄、智力等条件有所不同,法律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如果买卖双方已经草签合同并且交了首付,想退房,是不可以的。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要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能私自更改或者解除合同。如果经过协商后,对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但是,这时买房
协议与合同有区别。 1、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而协议的特点是没有具体标的,是简单、概括、原则性的,不涉及违约责任。 2、协议是签订合同的基础,合同又是协议的具体化。 3、如果协议的内容写得比较明确、具体、详细、齐全
社保补缴12万合算。社保补缴12万,在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是不止12万的,对于60岁以后享受待遇是有利的,所以即使一次性补缴的数额达12万,也是有利的,毕竟物价与经济水平都在提升。而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借款抵押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借款抵押合同只要合同双方当事人是自愿签订的、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是有效的。在借款抵押合同中,双方需要明确被担保债务的种类、数额,债务人的履行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所有权归属等,以及担保范围。普通物品的抵押
遗产不属于合同纠纷,主要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1、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合同指的是一种协议,是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而在现实生活中,遗产纠纷不一定包括协议内容问题; 2、我国《民事案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