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5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 1、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作为保证人的合同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4、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 1、主合同无效; 2、保证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保证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保证合同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形。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是: 1、国家机关未经国务院批准而与债权人签定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但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除外。 3、企业法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保证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保证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保证合同无效;法定其他情形。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下列情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保证合同;保证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无效的;以及保证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等情形。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从属于主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但是担保合同中约定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不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那么担保合同是有效的。是
一般情况下,保险合同无效的情况如下:1、保险合同当事人没有行为能力,和不具有保险业务经营资格的机构签保险合同,和没有代理权的代理人签的保险合同;2、保险合同内容不合法,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规定;3、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担保合同无效; 2、法律禁止担保的机构和单位,如机关法人不得为担保人; 3、公司未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向其他企业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担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保证合同为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 3、公司董事、经理私自所为的担保无效。 4、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 5、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 6、未经
下列情形下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无效合同已经被履行的,因合同取得
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 (1)主体违法 当事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保证人资格不合法;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况。 (2)客体违法 抵押财产是法律禁止的;抵押或质押财产是赃物或遗失物。 (3)内容违法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担保合同一律无效; 2、法律禁止担保的机构和单位,如机关法人不得为担保人; 3、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担保,未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主合同无效。 2、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3、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5、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