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精神病病人可以离婚。精神病人可以在监护人的代理下起诉离婚,一方未患有精神病的,也可以和精神病人离婚。确系久治不愈,事实证明夫妻关系已无法再维持下去的,可准予离婚。
需要根据案情来看。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在其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需要监护人代为起诉。
民法典精神病人只能起诉离婚吗:第一,如果是完全丧失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协议离婚,但为了保护一方的婚姻自由权,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且精神病人不能自己参加,只能由别人代理参加;第二,如果是间接性的精神病人离婚,在他正常的情况下
部分精神病患者具备结婚条件。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和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才禁止结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和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间是允许结婚的。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法定离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间歇性精神病人可在意志清醒时,双方自愿离婚;无法自愿离婚或无法达成一致的,离婚提出方可以向对方所在地的法院起诉,法院在确认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会作出离婚判决。
可以和患有精神分裂的人离婚。对于因配偶患精神分裂症而起诉离婚的,如果确实属于久治不愈,且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后,人民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但要安排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监护、生活、治疗等问题。
精神病人允许结婚,只要没有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等禁止结婚的情形就可以。如果与精神病人离婚的话,一般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精神病人可以结婚。但是对于精神疾病严重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根本不具备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力、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也就不能作出自愿结婚的意思表示,这就不符合结婚的要件,所以是不能结婚的。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申请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应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患者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因此,精神病患者离婚,不能通过协议离婚,只能向法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