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常见劳动合同纠纷: 1.单位不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2.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3.单位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工资。 4.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后而拒付加班工资。 5.单位任性地辞退劳动者而拒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6.单位既不安排劳
劳动者维权常见的误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有时效限制,为一年;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在诉讼之前需要进行劳动仲裁,对裁决不服的,才能依法提起诉讼。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 1、法定时效无期限。 2、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3、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4、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5、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6、对劳动报酬约定笼统。 7、人原因离职能讨补偿金。 8、拥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权。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1、劳动关系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劳动争议主要有以下解决方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无效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如下: 1、该条款内容违反可以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强制性规定; 2、违背公序良俗; 3、合同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4、意思表示不真实; 5、恶意串通,利用合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一、合同的有效性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
常见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因劳动者存在过失,单位的过失性辞退。 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因单位存在过错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5、因经济性裁员解除
常见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三)用人单位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如: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四)劳动者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如: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
常见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的; (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三)用人单位有法定过错行为的; (四)劳动合同终止的; (五)经济性裁员的;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需要由职工本人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有效真实的病历资料和身份证明。本人无法申请鉴定的,可以由近亲属代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