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校园暴力的判刑主要是根据其情节的严重程度及年龄而判定。有可能犯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是故意伤害罪。如果犯罪涉及情节轻的其所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也较轻,若造成的影响较为恶劣,严重者会被判死刑或无期徒刑。
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伤害的程度,如果是轻微伤的,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果是轻伤的,被害人和检察院都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重伤以上的,就需要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严
校园暴力至今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约束,但如果校园暴力者已经成年施暴,则将触犯治安管理条例更严重的会触犯刑法。但校园暴力一般为未成年人,所以对于未成年人国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有明确规定,不满14周岁,不受任何处罚,已满14周岁
属于犯罪。校园暴力犯罪主要表现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主的犯罪,有时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它的犯罪主体一般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其他犯罪主体。
对校园暴力致死的当事人怎样判刑,要考虑的量刑情节是比较多的,如果当事人未满14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14-17岁的,按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处罚,但不适用死刑。
校园暴力学校承担的责任是: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
实施校园暴力构成犯罪的标准是:如果侵犯到公民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其中一方面是人身权利犯罪,分别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侮辱罪、强奸罪等。另一方面是侵犯财产罪,有抢劫和敲诈勒索罪等。
12岁校园暴力若是造成重伤以上,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但会从轻或减轻处罚;若是轻微伤或者轻伤,一般不会被判刑。
面对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 (1)和施暴者谈判拖延时间,然后找准机会逃跑或者经过谈判取得合理信任; (2)看见有人经过要大声呼救或者报警; (3)和家长、学校老师说明情况,对施暴者的处分; (4)携带防身用品、报警器以防施暴者打击报复。 认定
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可以向学校追责。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校园暴力的犯罪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人身权利犯罪,分别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人罪、过失重伤罪、侮辱罪和强奸罪和奸淫幼女罪。另一方面是财产罪,有抢劫和敲诈勒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