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2
法律上减刑假释制度是: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
1、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2、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基本特征如下: 1、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 2、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3、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正当防卫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诈骗罪需要包括四个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关于诈骗罪的理解和认定包括: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3.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4.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
保险诈骗可以和解。依据刑诉法和刑法的规定,保险诈骗罪是属于刑法分则中第五章的犯罪罪名,所以可以进行刑事和解。保险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经过欺诈的手段,取得保险理赔的犯罪行为,保险诈骗侵犯的是保险公司的财产权,在刑事诉讼中有和解的制度,受害人和嫌
保险诈骗罪的处罚为: 1、一般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为符合下列要件的,可认定为构成保险诈骗罪: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