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诉讼时效届满后不能中断案件。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的。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对方每一次还款都重新计算时间。直到还完为止。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最多只有20年的时间,即20年间随便怎么中断中止,到达20年就再也没有了。
工程款在诉讼时效届满后结算是否可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如果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则在诉讼时效届满后无法进行结算,但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情况,则是可以进行结算的。
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只是债务人产生了诉讼时效抗辩权,并不代表债权实体的消灭。当事人双方仍可以就该债权进行处分约定。因此,如果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双方自愿没有无效事由,还款协议有效,债务人按照还款协议履行还款
1、债务人同意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后,不能反悔。 2、因为欠条超过诉讼失效后,该债权债务就成为自然债务,即债权人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不再有胜诉的可能,更不能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在这个情况
诉讼时效届满主要会产生下面几种法律后果: 第一,权利人无法胜诉。虽然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法院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权利人的权利随着诉讼时效的届满失去了法律保护,因此就算提起诉讼也无法胜诉,会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超过诉讼时效后对方承诺还款,可以实现债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