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0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
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等等
2019年2月1日起施行。本文件涵盖合同效力、工程价款、工程造价、工人权利保护和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等五个主要内容。此次文件发布,是对建设工程施工纠纷中存在问题进行的综合解释,相信会对今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提供重要依据。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2018年12月29日颁布的,而原《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经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第二次修正。
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劳动法——《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的学
生物安全法颁布的意义是: 1.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3.有利于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4.有利于完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
故意杀人,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1、故意杀人的,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最高人民法院诈骗罪司法解释有《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中,关于夫妻债务的具体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等。前述法律规定,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
201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建设工程司法解释 (二)。建设工程司法解释 (二)对于建设工程造价鉴定做出了新规定。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于工程质量、造价等专业问题,十分依赖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意见。 而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在实施鉴定时,越权
减刑、假释的具体程序: 1、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召开全体警察会议,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合罪犯服刑表现,集体评议,提出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报送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审查。 2、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完成审查后,
故意杀人案件不能和解。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属于适用和解的情形。当事人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就民事诉讼部分可以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