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0
(一)违法行为。作为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 (二)主观过错。过错作为民事侵权责任构成的基石,在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中也具有同样的地位。 (三)精神损害事实。 (四)违法行为与精神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
精神损害赔偿的成立要件有侵权人主观上存在过错;侵权人存在侵害被侵权人权益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导致了精神损害的事实发生;违法行为与精神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条件: 1、有损害的事实;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 3、精神损害行为指向的内容必须是特定的,损害行为指向的主体必须是特定的具体的;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5、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
1、须有原因事实:合同债务人违反其合同义务,构成债务不履行; 2、须有损害的发生:合同债权人遭受精神损害; 3、原因事实与损害之间须有事实因果关系。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精神损害是一种非财产损害,无法用金钱计算,如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等受到侵害,企业的名誉被损,威信降低,如果侵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是轻微的,采取其他方法即可消除,则可以不必追究侵权人的物质赔偿
发生以下侵权行为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1、人格权受到侵害的; 2、死者权益受到侵害的; 3、身份权受到侵害的; 4、婚姻关系受到损害的; 5、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损害的。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四种情形: 1、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2、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
1、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与过失所至的精神损害。 2、因侵权所产生的精神损害与因违约所产生的精神损害 3、直接的精神损害和间接的精神损害 4、侵害财产权所产生精神损害与侵害人身权所产生精神损害。 5、一般程度的精神损害与严重的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夫妻双方是因为一方具有重大过错而离婚的就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无过错方可以在提起离婚诉讼的同时主张离婚损害赔偿。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在领取到离婚证之后单独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诉讼。
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补偿的情况如下: 一、当事人被侵犯人格权造成精神损害的。 二、当事人被侵犯身份权造成精神损害的。 三、当事人被侵犯财产权造成精神损害的。 四、被侵害婚姻关系造成精神损害的。 五、相关被侵权人死亡,或者死者的名誉、隐私、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