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9
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有: 1、故意破坏财产罪的构成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害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
构成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条件是: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犯医疗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三十三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
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故意损坏公司财物,价值超过5000元以上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即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故意伤害构成轻伤以上的才可以定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处理。 二、轻微伤的,不构成伤害罪,公安机关只能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行政拘留、罚款、调解等处理,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济赔偿。
(1)导致国家 一、 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 (2)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 (3)其他后果严重的情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故意毁坏财物罪不是过失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规定是这样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对象则为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 2、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 4、主观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立案标准是: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行为。2.造成珍贵文物流失或者损毁。3.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应当这样判刑: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