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国家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其行为主体只限于国家机关或国家公职人员; (2)行为主体须在执行职务中实施了民事侵权行为; (3)其行为须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的损害后果。
我国构成商标抢注的构成要件: 1、主观要件,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2、行为要件,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 3、客观要件或事实要件,注册成功。
骗取国家赔偿款的,涉嫌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即公私财物,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因此,诈骗属于国家财物的国家赔偿款的,也构成诈骗罪。
1)侵权行为主体要件。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被授予的职权只限于行政职权,不包括司法职权。2)侵权行为要件。侵权行为的存在是构成国家赔
答: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条件,其在国家赔偿制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项条件: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是指国家对何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国家只对一定范围内主体的侵权行为承
国家赔偿的主要要素如下: 1、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二、存在侵权行为; 三、损坏结果; 侵权与损害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由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与因果关系四个部分构成。 (一)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行为主体或者说侵权行为主体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国家只对一定范围内的主体的侵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方式,具体如下: 1、金钱赔偿:指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度的金钱的赔偿方式。金钱赔偿的适用,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 2、恢复原状:指负有赔偿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构的区别如下:两者的定义、职能不同。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力的机关。包括国家元首、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失效)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条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采用分别条文规定,删除了“等价有偿”。但是,等价有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