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6
确定管辖法院的标准是: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由于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选择合同履行的地方、合同签订的地方、标的物所在地以及其他地区的人民法院,与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的管辖权有
1、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这是地域管辖原则的体现,也是工伤待遇争议案件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 2、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是级别管辖原则的体现。也就是说,工伤待遇争议的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
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可以约定与合同有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以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1、保证合同被告住所地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公民的经常居住
一、首先要明确买卖合同双方是否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 若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且符合《民事诉讼法》第34条、《民诉意见》第24条的规定,则以该协议确定管辖法院。 二、若买卖合同双方没有选择管辖的协议,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则根据《民事诉讼法》
法院管辖权确定的方式如下: 1、当事人想约定管辖时,在不违反法院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情况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当事人已经约定管辖的,以约定的为准; 3、当事
执行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制作支付令人民法院负责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