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2
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以下四种情形应不予行政处罚: 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精神病人在不能
先刑后民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主要的法律依据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刑事拘留期限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按照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该在三日内向检察院提请批捕。检察院收到后七天内作出决定,批准逮捕的,实施逮捕,不批准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
对于刑法不予立案的依据是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是犯罪事实比较轻微的或者是在材料不充沛的情况下是不予立案的。同时如果不予立案此时原因是要通知控告人的,但如果控告人不服或者而是对结果有异议是可以申请复议的。
行政转刑事案件法律依据是:行政案件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或者移送有权处理的主管机关、部门办理,无需撤销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已经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应当附卷。
在刑事案件中,间接证据不可以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需要其他证据予以补强才能使用。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定罪时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并且要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当发现自诉案件的性质不再符合自诉的要求时,一般会转化为公诉案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如侮辱、诽谤罪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危害到国家利益的,应转化为公诉案件。 2.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致被害人轻伤的,有时在自诉人取证困难的情况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具体规定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的规定,1.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2.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理由和依据包含如下:1.没有犯罪事实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刑诉法》15条、130条规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