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采用或注册的,能够与他人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标志。一经注册,所有人就拥有该商标在核定商品上的专有使用权,他人未经许可将相同或近似商标使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构成侵权。
商标侵权的情形主要包括: 1、行为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2、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权人同意,擅自使用、注册、销售他人商标; 3、法律规定的其他商标侵权的情形。
商标权转让流程是: 1、核实转让方商标信息。在签订合约之前,应当查询该商标是否存在问题,商标受让人应查看中国商标网,进行商标的综合查询; 2、双方签订商标转让合同。合同中需要注明转让商标的详细信息以及转让商标的费用,以及合同生效日期,并且需
如果双方是以公司为商标注册人,就不存在夫妻共有的问题,该商标所有权就应为公司所有。只是在分割夫妻财产时,若继续拥有公司产权,须就此商标的经济利益给予对方适当的补偿。
商标侵权的要素有: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1、从权利的角度来看,保护范围包括商标的专用权、商标的处分权、商标的使用权等; 2、从商标的属性来看,保护范围包括一般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
可以构成商标侵权的行为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包括: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等。
被侵权人可以请求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金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侵权期间遭受的损失。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不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处
商标的侵权行为有: 1、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等。
1、立即责令侵权者停止销售使用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商品。 2、销毁和收缴侵权者的商标标识。 3、消除侵权者现在的商品上的侵权商标,禁止其再次使用。 4、印制侵权商标时使用的印板、模具以及相应工具一并收缴。 5、以上措施仍然不能制止其侵权行为,或
有下列方式: 1.当事人协商。侵权人侵犯商标所有权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当事人之间可以就因此引起的纠纷进行协商解决,商标所有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商标标识等。 2.工商投诉、举报。当与商标侵权人就商标侵权纠纷不能通过协
购买的商品房存在面积差异是一个普遍问题,前期预售卖房时是预估面积,后期办证时是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实测面积,因此会产生面积差异。关于面积差异问题,商品房买卖合同中通常对此作出约定,而法律法规也规定了处理方法。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对于面积差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