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7
民间借贷的基本法是《民法典》,规定了禁止高利贷;和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的,视为没有利息;约定不明确的,可协议补充,或者根据当地的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来确定等内容。
最高法发布新规,明确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
关于民间借贷: (1)年利率未超过24%的,合法有效。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年利率超过24%不到36%的,按当事人意愿。年利率在24%~36%的民间借贷属于自然
民间借贷不是非法集资,民间借贷属于合法行为,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相互之间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只要约定的利率在合理范围内,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利率,该约定就受法律保护。 非法集资的量刑标准有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一分的利息受不受法律保护要看有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超过的部分就不受法律保护。 国家法律规定的合法利息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以内。民间借贷合同中,当事人双方可自由约定还款利息,但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合同
年利率低于24%法律是支持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条件有以下几点: 1、民间借贷是民事行为,受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 2、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3、民间借贷利
民间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有,当事人之间能约定利息,但是约定的借款利息或者逾期利息,不能超过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以及高利贷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的。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式为:本金*利率*使用时间。不能约定复利。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
民间借贷在法律上会面临的风险有:1.借款人身份风险,在于借款人身份是否真实,是否有假借他人身份的事实;2.借款用途风险;3.借款利息风险;4.借款履行风险;5.诉讼时效风险。
1、借款人不明的法律风险; 2、借贷用途的法律风险; 3、借款利息的法律风险; 4、借条内容不规范、不明确的法律风险; 5、款项交付不明的法律风险; 6、未作担保或未能实现担保的法律风险; 7、还款不清的法律风险; 8、诉讼时效的法律风险;
民间借贷纠纷司法拘留15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