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是只对财产权、部分人身权的损害给予赔偿,其它权利受到侵害的,则不予赔偿。只赔偿直接损失,不赔偿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现有利益的减少,间接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丧失。
国家赔偿与民事案件执行的条件是违法执行引发国家赔偿是一种特殊侵权损害赔偿,因为违法执行的侵权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及其执行人员;特殊的侵权主体与执行过程中有违法行使执行权的行为、存在损害事实、违法执行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及符合法定赔偿范围一
条件如下: 1、申请应当向作出一审裁判的法院提出; 2、申请执行所依据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3、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4、申请执行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5、生效法律文书有明确的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
国家赔偿案件执行的过程: 1、法院依法作出国家赔偿的判决; 2、赔偿请求人凭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者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 3、赔偿义务机关依法进行赔偿。
国家赔偿的适用条件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国家赔偿的条件有:1、实施侵害的主体为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2、侵权行为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行使了职权;3、必须是对公民造成了损害,是已经发生,确实存在的损害事实;4、违法职权行为与公民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无罪错判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人民法院对无罪的公民判处刑罚; (2)原判刑罚已经执行; (3)原判决经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并且被告人被宣告无罪。
国家土地征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赔偿。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案件执行中也是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但前提条件是该案件的执行有证据证明是错误的。如果案件的执行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没有造成侵权后果的就不能申请国家赔偿。
民事诉讼案件立案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国家赔偿时效中止的条件为: 1、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出现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 2、出现的障碍使赔偿请求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3、造成时效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时效期间应继续计算,中止前的1年6个月仍应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