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侵权行为的主体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需要注意的是,侵权行为的主体并不一定是侵权责任的主体,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可能会因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而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可能因其职员的职务侵权行为而承担责任。
若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适用的行政处罚程序不合法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确实违反法定程序的,就会撤销或部分撤销行政处罚,并要求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处罚决定。
重大行政决策的五个法定程序: 1、老百姓参与。 2、请专家论证。 3、风险评估。 4、进合法性审查。 5、集体讨论决定,而不是行政领导一个人拍脑袋。把这五大程序法定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必须要按照法定
对于交通违法行为的人以下处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1)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两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2)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行为,当事人应当及时到公安机关管理部门接
(1)行政不作为的将会涉及到受方的尸体权益在通常的行政行为之中,在程序的法律层面上,我们将行政的主体定义为法定义务主体,而被行政的对象则是权利的主体,即,被行政的主体的权益在法律规定上是受到严格的保护的,行政部门机关有义务去保证行政对象的权
一、监外执行具体是怎么执行的 监外执行的具体执行程序如下: 1、对于罪犯却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 2、人民检察院认为对罪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合法权益。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程序不合法行政处罚无效。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如下: 1、立案。 2、调查取证,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立案后,行政主体即应客观全面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3、听取申辩与听证。 4、作出处罚决定,行政主体作出处罚决定时,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我国现在的行政法有两大基本原则: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则,由于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具体的法律内分布在各个具体的法律规范中。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包括: 1、程序正当原则; 2、行政公开原则; 3、行政公正原则; 4、行政公平原则。
行政处罚法调查程序包括: 1、进行调查、了解、询问,以掌握有关事实; 2、依法进行检查。检查,是查明事实和获取有关证据所需要的执法手段; 3、抽样取证。对于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行政处罚案件,抽样取证是比较适当的调查执法手段; 4、登记保存证据。
重大行政决策的五个法定程序:1、老百姓参与。2、请专家论证。3、风险评估。4、进合法性审查。5、集体讨论决定,而不是行政领导一个人拍脑袋。把这五大程序法定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必须要按照法定程序走,如
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就诊人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