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1、追逐竞车,情节恶劣; 2、酒后驾驶机动车;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的; 4、违反危险化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改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拘役的缓刑
以下情况下可以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
判处拘役的情况有: 1、犯罪性质轻微。渎职罪适用比例最高,其次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 2、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规定,除过失致人死亡罪外,绝大多数过失罪均可适用拘役,约占过失罪的全部95%左右。在同类犯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拘役的缓刑
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符合以下几种情况的,可以对其宣告缓刑:如果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如果犯罪分子的有明显悔罪表现;如果犯罪分子的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如果宣告犯罪分子缓刑对其居住地
不能刑拘的条件,即不符合下列情形的不能刑拘: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
公安机关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进行刑事拘留: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自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等等。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要两个以上治安违法行为,才可以行政拘留20天。只有一个违法行为的不能行政拘留20天。所以,只要两项以上治安违法合并达到了二十天,就可以拘留20天,合并执行超过二十天的,只能拘留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