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实际点击同一诽谤信息,浏览500次以上,转发500次以上; 2、造成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两年内
答工伤认定标准: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
所谓抽逃出资,也称抽回出资,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在设立公司、或者对公司增资的过程中,股东未经法定程序,违反法律规定抽回其已实缴出资,但是仍然保留其公司股东资格和原有出资额的行为。抽逃出资的行为系股东故意对公司注册资本进行的侵害。抽逃出资行为
疫情传谣者,如果构成犯罪的,会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不会判刑,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
连带责任的认定标准是: 1.连带责任人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2.连带责任人与债权人之间须存在着债的关系且为不可分之债; 3.连带责任所指向的债必须不可分; 4.连带责任的客体必须是种类物; 5.承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或者当事人明确约定。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疫情传谣者会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规定,商标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 1.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 1、未经合作伙伴许可,将与别人合作创作的作品作为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发表; 2、未参与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别人作品上签名的; 3、歪曲、篡改别人作品; 4、抄袭别人作品; 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制作电影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