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因民事纠纷导致受害人轻伤的,行为人就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依法要追究刑事和民事赔偿的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化解矛盾,酌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受伤后公司不给做工伤鉴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可以自己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之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向单位主张赔偿金。
如果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但劳动者出了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的工伤医疗费、康复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费用;若单位及时补缴并且缴纳了滞纳金,之后新发生的费用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按规定承担。
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依法享受工伤待遇的。工伤认定应提供的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
劳动者受工伤以后正常上班的,单位需要照常支付工资;若经劳动能力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可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则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工伤误工费不赔偿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事判决书或裁定书要求对方赔偿,此时如果还是拒绝赔偿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另一方强制执行。
农民工因工负伤公司不赔偿的,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为自己维权:先申请工伤认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法院进行起诉。
按照法律规定,施工单位将工程违法转包的,是需要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但同时又确认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部分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能直接认可用工主体责任,申请工伤认定必须要求提供劳动关系证明,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在工地受伤,施工单位不进行赔偿的。
不属于工伤可以按人身损害赔偿处理,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协商赔偿: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 2、申请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协商解决不了,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 4、提起诉
工伤纠纷处理方式: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解决。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款有纠纷,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