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2
对于离职员工,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离职程序的管理,即规定离职程序。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没有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违纪处理。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要工资: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
用人单位该这么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1、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 3、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 4、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支付
建筑公司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会被行政部门责令支付,若是仍然不支付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赔偿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金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纠纷首先应当进行仲裁。
公司拖欠工程款的处理: 1、通过电话和函件收取。经常给施工单位打电话询问工程款支付进度,并注意做好记录工作,以防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 2、亲自到对方公司领取; 3、如果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4、委托正规合法的讨债公司代
单位拖欠货款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 1.协商方式:如果债务人欠钱不还的,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协商分期还款等。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索要无果,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
员工对用人单位有赔偿责任的情况有: 一、劳动者违反按《劳动合同法》第22条所约定的服务期,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三、劳动者违反劳动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试用期辞退员工是否需要补偿,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的,只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就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单位工伤的赔偿标准是: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
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企业非法裁员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当单位员工受到工伤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可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法赔偿给职工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费用;而由单位依法赔偿给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五六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等费用。
企业员工裁员要赔偿员工损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