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在进行劳动仲裁的时候需要提供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是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则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签订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时应注意: (1)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2)签订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合同内容要尽量全面。 (4)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
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需要带身份证、毕业证、个人照片、相关资格证书等材料。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且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的内容中需要包含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需要提前申请。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签订劳动合同死亡,如果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也就是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者在工作时间发病,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那么用人单位需要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之后员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建议从如下几方面搜集证据: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最好有单位盖章)、职工花名册。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合同诈骗罪需要以下证据: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的书面材料; 3、报案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4、犯罪嫌疑人使用留下相关证明材料; 5、涉案合同和担保方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6、担保、抵押
签订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时应注意: 1、劳动者是否还存在法律关系; 2、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合同内容要尽量全面; 4、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 5、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仲裁证据包括: 1、工资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 2、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的记录;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 4、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等招用记录; 5、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 6、其他人的证言;
劳动者跟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收集以下的证据材料: 1、劳动争议申诉书 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2、用人单位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