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依据是否造成损害决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预备犯可以减轻处罚。对于预备犯的裁量刑罚,可以比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它可以是授权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意思是允许和许可,但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倾向。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预备犯一般比既遂犯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为人
贩毒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贩卖毒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贩卖毒品罪主体。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客体要件贩卖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行为人实施了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挪用单位财产;或者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应履行的职责等行为。
法律规定,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有: 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行为人是过失的心态; 3、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法益; 4、客观上行为人因为过失而导致某种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形。
共同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应为: 1、主观方面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犯罪主体为两人以上;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犯罪行为侵犯的必须是同一客体。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是: 1、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2、每个共同犯罪分子的行为都是通过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其个人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3、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中华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包括: 1、主体要件,即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主观要件,即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客体要件,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4、客观要件,即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构成及其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犯罪构成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对准确、合法、及时地同犯罪作斗争,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者不受非法追
1.犯罪构成要件必须包括犯罪主体。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实施的要件,在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主体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作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处都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犯罪,也应具备一
构成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是: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具有意思联络且知道是在共同实施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