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4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决定着许多刑事诉讼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其次刑事诉讼法又是程序法,它只规定了程序相关的法律问题,而不规定实体方面的内容。
刑事诉讼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宪法。(2)刑事诉讼法典。(3)其他有关法律。(4)有关法律解释。(5)有关行政法规、规定。(6)国际条约、公约。《刑事诉讼法》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
我国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结构是确立了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以及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它集中体现为控诉、辩护、裁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法律关系。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
我国国家民事诉讼的开庭时间是: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两大类: 一、刑事诉讼和其他性质的诉讼必须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4)审判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属性,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应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别行使,而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民事诉讼法适用于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民事诉讼法。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结构是:刑诉法确立了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以及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它集中体现为控诉、辩护、裁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法律关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
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4、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特征: 第一,刑事诉讼是专门机关(公检法机关)的一种专门活动。 第二,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的一种活动。 第三,刑事诉讼是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第四,刑事诉讼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我国刑事诉讼法特征: 第一,刑事诉讼是专门机关(公检法机关)的一种专门活动。 第二,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的一种活动。 第三,刑事诉讼是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第四,刑事诉讼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